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3kanshu.com

第104章(1 / 2)

周桓闻言,低头看向密旨,旨意上只有一句诗——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
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,”周桓嘴里喃喃,心里却在骂娘,他最不喜欢弯弯绕绕解字谜,最讨厌有话不直说非让人猜的把戏。张沅的意思也很明显了,能不能解开这句诗,关系着他前程的好坏,甚至还可能关系他的小命。想到这,周桓不再分心,集中精神回想原著小说里有牡丹花出现的场景,这一想,却是差点没忍住惊呼出声。

张沅道:“看来周公子是有了答案了。”

周桓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,“牡丹,国色天香,人间富贵花,肯定也是太后娘娘的心头挚爱,太后娘娘一定是想让小人去蜀地赈灾途中带些牡丹回去。”

“牡丹乃春夏花中极品,现在刚过小寒,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,哪里可寻牡丹花?”

“蜀地也许没有,四季如春的大理就不一定了。”

张沅眼里终于露出几分赞许,“那么,周公子以为带几株牡丹回京复命最佳?”

“张公公此言差矣,几株哪里能够撼动得了京城?”

“周公子聪明,咱家佩服。”

“能解上意,亏得张公公从旁指点,小人感激不尽。”

周桓继续打着官腔,暗自庆幸自己曾走马观花看过原著,书中牡丹花出现的场景令他印象深刻,容淑仪为了引导舆情支持她称帝,专门派人到云南培植大量牡丹花,在寒冬腊月运往京城牡丹园,利用现代的保温技术予以保存,并在方圆百里内设立禁军守护,等到她出宫赏花的前一晚,撤走所有的禁军和保温棚,营造出牡丹园一夜之间于寒冬腊月盛放的神奇天象,借此为她称帝之举造势,增加百姓对她的臣服。

原来这次去四川赈灾只是个幌子,真实目的是把已经培育好的牡丹运回京城。

张沅打开锦盒,又拿出一道帛书站起来,“传太后懿旨,周桓接旨。”

“加封周桓为钦天监监副,升正六品官职。”

周桓感觉跟不上节奏了,双手接过懿旨,整个人仍有些不在状态。

“张公公,小人没听错吧?”周桓对钦天监监副倒没什么概念,但对正六品官职还是有点印象的,怎么也相当于一个副厅级干部,这官也升得太猝不及防了。

“恭喜周大人,贺喜周大人,此等荣耀,放眼整个朝堂也找不出第二个呀,周大人可要好好把握机会,把事做好了,莫辜负了太后娘娘的知遇之恩。”

“多谢张公公教诲。”

张沅又端出一封密封的帛书,“钦天监监副周桓接第三道密旨。”

这一键三连的操作,周桓已经有些适应了,并没有一开始的震惊,恭恭敬敬地接了密旨。

“本宫月半做了一梦,梦见黄河水位变浅,露出一块刻着上古文字的石碑,又有一白发苍苍的仙人突然现身,指着石碑对本宫说,此碑关系天下苍生,可至黄河悬河处寻找。本宫原以为梦中之事算不得真,没想到同一个梦竟接连做了三晚。既有仙人引路,便不得不信。你替本宫去黄河悬河段走一番,务必两月内找到石碑。”

周桓看罢,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,朝张沅道:“张公公,太后娘娘派了个另外的差事给小人,那赈灾诸事就有劳公公了。”

张沅点头,“太后娘娘已经吩咐过咱家,跟你一起去办差的,是特意从民间请来的书画圣手陈赫云,陈先生不但擅长书画,而且十分精通上古文字,有陈先生的协助,此行一定事半功倍。另外咱家已派遣二十名武艺高强的死士,随时听候周大人吩咐行事。”

“有太后娘娘和张公公的妥善安排,周桓便放心了。事不宜迟,明日一早小人便启程。”

“咱家预祝周大人凯旋而归。”

黄河边, 混浊的河水奔流向东。

周桓一行人风尘仆仆来到黄河岸边的小茶馆休整。陈赫云紧了紧厚重的外裳,脸上露出明显的不耐烦,“都半个月了, 连个石碑的影子都没找到。”

说话间,嘴里冒出的热气在寒风中瞬间化为白雾。

周桓朝身后二十名侍卫道:“你们继续去沿岸寻找,一有石碑的消息, 立即派人通知我。”

这块石碑是莫须有的, 当然不可能找到,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。

待侍卫离开,周桓道:“早听说陈先生不但精通古文字, 还书画双绝。正好我这里有一幅丹青、一幅书法, 我虽不懂书画奥妙, 却只觉这两幅作品如同天物精彩绝伦。不知陈先生可否有兴趣去看看?”

陈赫云瞥他一眼,“坐着也是坐着,便去看看吧。”

周桓把他引到一间简陋的客房, 从木盒里取出两幅轴卷,缓缓在他面前铺开。

一幅是青绿山水画的集大成之作,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,另一幅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。

虽是从空间里兑换出来的赝品, 但周桓可以肯定, 这两幅赝品在这架空的大越朝里,同样是无价之宝的存在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